一、了解游戏规则
首先,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规则。微乐麻将采用国标麻将规则 ,玩家需将手中的牌组成特定的牌型才能胡牌。了解牌型、番种 、计分等基本规则,将帮助你更好地制定游戏策略 。
二、提高牌技
1. 记牌:记住其他玩家打出的牌,有助于推测剩余牌面及可能的牌型。
2. 灵活运用牌型:熟练掌握各种牌型 ,以便在合适的时候出牌。比如,当你的手中有杠子时,可以灵活运用杠牌、碰牌等技巧 。
3. 控制节奏:不要急于出牌 ,保持稳定,在合适的时候出关键牌,掌控局面。
三 、合理利用资源
1. 道具:微乐麻将中有各种道具可以帮助你获胜。合理利用道具可以扭转局面 ,比如使用“换牌”道具,可以将手中的无用牌换成其他牌型 。
2. 求助:游戏中遇到困难时,可以发起求助,向其他玩家请教或寻求协作。善于利用求助功能 ,可以让你受益匪浅。
四、避免常见错误
1. 轻信运气:切勿过分依赖运气,以为好运会一直伴随着你 。在游戏中,稳定和技巧才是关键。
2. 不留余地:当你的手中只剩下一个对子时 ,最好保留一个安全牌,以免点炮给其他玩家。
3. 忽视防守: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牌面,也要注意其他玩家的出牌情况。通过合理防守 ,降低点炮的风险 。
4. 固执己见:不要固执己见地按照自己的打法进行游戏。善于倾听其他玩家的建议,灵活调整策略,是取得胜利的关键。
五、总结
蜀山麻将开挂免费软件下载虽然是一款休闲游戏 ,但同样需要技巧和策略 。通过熟悉规则 、提高牌技、合理利用资源以及避免常见错误等手段,你将更有可能成为赢家。在游戏中,保持冷静、稳重的心态至关重要。只有心态好 ,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。
此外,与高手切磋交流也是提升游戏水平的途径之一。加入微信小程序微乐麻将的社群,与其他玩家分享经验 、探讨技巧,共同提高游戏水平。同时 ,观看高水平玩家的对局回放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。观察他们的打牌思路和策略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,将大大提升你的游戏水平。
总之 ,蜀山麻将开挂免费软件下载虽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,但通过掌握技巧和策略,你将有更多机会在游戏中获胜。不断学习和实践 ,你将逐渐成为微乐麻将的高手,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。祝你游戏愉快!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 ,专业,及时,全面 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出品: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
作者:喜乐
2024年,晶泰科技、黑芝麻智能等首批18C特专科技企业登陆港股时,市场对AI、半导体 、自动驾驶等热门赛道的追捧,曾让这类企业成为资本风口上的“香饽饽 ”。然而进入2025年 ,风向陡转——港股市场至今未完成一单18C企业IPO,12家已递表企业里,希迪智驾、五一视界二次递表仍难破上市瓶颈。从资本热捧到发行冰封 ,这场骤变,折射出特专科技企业在商业化验证与市场预期间的深刻矛盾,也暴露出热门赛道光环下暗藏的多重风险隐患。
2024年9月1日 ,港交所针对18C特专科技章节的改革正式生效 。此次改革对特专科技拟上市公司的最低市值标准进行了下调,具体分为两类情形:已商业化公司的最低市值由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,未商业化公司则由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。其中 ,已商业化公司指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至少达2.5亿港元(即满足商业化收益门槛)的特专科技公司;未商业化公司则指上市时未达到这一门槛的企业。该调整为暂时性政策,实施期为三年,自2024年9月1日起至2027年8月31日止 。
3家已上市18C公司上市后火速增发圈钱? 二级活跃背后基本面仍无改善
当前港股市场中 ,共有3家已上市18C公司及12家已公开递表的18C公司。3家已上市公司均按18C改革前的市值标准完成上市:晶泰控股上市时为未商业化公司,市值达180亿港元;黑芝麻智能及越疆均为已商业化公司,上市时市值分别为159亿港元、75亿港元,均超过改革前的标准(未商业化公司100亿港元、已商业化公司60亿港元)。
借助香港闪电配售机制及港股二级市场复苏的东风 ,3家已上市18C公司,在上市半年到一年内前后开始“圈钱” 。其中,晶泰控股通过两次增发合计募资32.2亿港元 ,为IPO募资规模的三倍。两次增发间隔仅一个月,明显是抓住市场窗口加速融资:第二次增发价格为6.10港元/股,较第一次增发价格4.28港元/股溢价43%;募资规模更是从11.3亿港元增至20.9亿港元。对比两次增发的募资用途可见 ,2025年1月的募资规划相对具体,而2025年2月的用途仅为在前次基础上进行简化删减——更加说明了公司“圈钱”目的,反映出募资规划的仓促性 。
黑芝麻智能为三家18C公司中后市场表现最差的 ,上市至今跌幅达31%。公司于2025年2月17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,随后借势于2月19日启动增发,然而增发价(23.20港元/股)较IPO发行价(28.00港元/股)折价17%。增发后股价持续下跌 ,最低跌至14.50港元/股,较增发价下跌近38%;最新收盘价19.30港元/股,仍低于IPO及增发价格 。这一表现或与业绩披露的模糊性相关:2024年正面盈利预告显示,全年收入预计4.5-5.0亿元人民币(同比增长44%-60%) ,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额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(2023年亏损48.55亿元);而实际业绩中,2024年录得收入4.74亿元 、利润3.13亿元,虽基本符合预告 ,但年内经调整亏损净额达13.04亿元(较2023年扩大),这一关键信息却未在预告中提及,实际业绩与市场预期形成落差。
越疆呈现出独特的“高股价、弱业绩 ”特征:作为IPO时市值最小的企业(约75亿港元) ,其上市至今涨幅达188%。公司于2025年7月15日进行增发,发行规模约10.4亿港元,发行价更是达54.30港元/股 ,较IPO发行价溢价189%。然而其业绩整体平淡: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为3.74亿元,同比增长30.3%,扣非后净亏损0.95亿元 ,同比收窄仅7.7% 。通常而言,业绩出现较大变动时公司会发布预告以提示市场,但截至8月22日,越疆仍未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,或暗示其业绩无明显起色。此外,公司研发投入显著低于另外两家:2024年研发支出仅0.72亿元,占营业收入的19.2% ,而黑芝麻智能、晶泰控股的研发开支占比分别达302.6% 、157.0%。作为特专科技公司,充足的研发投入是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,越疆当前的研发水平不禁让人质疑其是否偏离特专科技属性 。
2025年18C IPO发行遇冷 希迪智驾 五一视界二次递表后仍无重大进展
尽管3家已上市18C公司在股权融资及二级交易层面活跃度较高 ,且后续递表的18C企业紧扣机器人、AI、自动驾驶等热门概念,但真实的市场拓展情况远非概念炒作那般乐观。18C改革落地后,虽有12家公司递交招股书 ,但2025年至今尚无一家完成上市,尤其在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创近4年新高的背景下,18C IPO发行就更显冷清 ,与改革预期形成反差。
整体来看,12家递表的18C公司2024年收入均超过2.5亿港元,达到商业化门槛,上市时市值满足40亿港元即可 。但即便门槛降低 ,基本面薄弱 、商业化路径模糊、前轮估值过高或过低的公司,在港股IPO仍面临挑战。例如,从商业化门槛角度来看 ,港交所18C规则认定最近一期经审计收益至少达2.5亿港元,而12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都是2024年刚刚摸到商业化门槛便冲刺上市,其商业化路径的稳定性暂未得到验证。连续两年达到商业化要求的公司仅有五一视界、仙工智能 、瑞为技术三家 。
目前进展最快的当属希迪智驾:公司于2024年11月7日首次递交招股书 ,并于2025年1月3日收到证监会反馈,2025年5月8日二次递交招股书并更新2024年业绩。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07%达到4.1亿元,然而公司亏损却进一步扩大至5.8亿元 ,同比扩大124%,这种“增收不增利”的模式无疑引起了市场质疑。此外,在2024年2月最新一轮C+轮融资中 ,希迪智驾整体估值已达90亿元——老股东希望IPO时维持甚至溢价该估值,而IPO投资者则参考40亿港元的门槛测算,公司估值陷入两难境地 。
五一视界也于2025年5月3日二次递交招股书,并更新2024年全年业绩 ,然而公司并未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,不排除在监管沟通方面仍存在压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2024年虽然录得了收入的小幅增长及亏损的小幅收窄 ,然而改善的主要方式之一竟是缩减研发开支及减少研发人员: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仅0.58亿元,同期减少43%,研发团队人员更是从2023年1月的约250人减少至2024年12月的约118人。这种“以牺牲创新换短期业绩”的做法 ,与特专科技企业的核心属性相悖。